罹癌有人先開刀,有人先化療,
到底為什麼?有什麼不同考量?
我剛確診罹癌時心急如焚,只想趕緊治療,快!快!快!我想只要進醫院,就是上了救生船,一切就安了。
根本沒想到癌症有不同的治療次序,有的先手術,有的先化療。粗針穿刺時醫生告訴我,癌腫瘤2.7公分,要我選擇局切或全切,意思是要我先手術。我選擇局切,馬上就做手術,結果病理報告出來,腫瘤實際1.7公分,少了一公分。我高興得不得了,很慶幸快速動手術切除病根,我成功切除癌細胞複製、擴大、轉移的種種可能。
☆剛手術下來,我的癌腫瘤,右邊藍色是前哨淋巴染劑,左邊紅色是血,中間白色是腫瘤。年輕時同一個位置是良性纖維瘤,是不是良性變惡性呢?不知道。
☆光頭戴眼鏡就是絕命毒師懷特,他肺癌,先化療再開刀,化療掉頭髮,噁心嘔吐,旁邊是伙伴傑西,傑西薦議他化療戴冰帽泡冰水,但是他並沒有。
☆我是先手術→再8次化療→再30次放療,我化療只噁心沒有吐。
化療期間我著迷於Netflix 十年前經典神劇【絕命毒師】,美國一位天才化學高中老師懷特White得了肺癌,為了快速籌安家費,他竟然去製毒,有兩個重點。
1:美國治療癌症,費用將近1000萬台幣→嚇死人的貴,難怪要去製毒。
2:他肺癌三期,先化療再開刀→為什麼?為什麼?為什麼?
我滿腦子疑問,美國竟然先化療,天價醫療費是比較正確,比較先進嗎?我的手術費只有$2850新台幣,低到不敢置信,會不會因陋就簡,便宜沒好貨嗎?原本手術的欣慰沒有了,我內心非常不安。不明白為什麼我先手術後化療?
「腫瘤比較小,一般都是先手術。」
「能夠先切除病灶當然很好。」
「但是末期癌腫瘤比較大,如果先開刀會傷害太多器官。」
「最好先化療,將腫瘤縮小後,才開刀。」
「萬一腫瘤沒有縮小怎麼辦?」
「換藥,先化療的好處可以試藥,會知道化療藥物有沒有效。」
「有很多藥可以選擇。」
後來我慢慢了解,在台灣也有很多人先化療,然後才開刀。先化療,如果腫瘤沒有縮小,就換藥,換到對的藥就很有效。先手術,可以馬上摘除病根,當然好,但是接下來的化療,就不知道藥對不對,採取那種方式各有利弊考量。
先化療或先手術?
由醫生判斷,每個病案情況不同。